报告题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政策与管理》
专家:薛亚洲 研究员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薛亚洲,工学博士,自然资源部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工作。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是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开展资源战略、资源规划、资源资产与权益、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修复、资源标准、地质勘查行业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业务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
报告题目:《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分析》
专家:王亮 秘书长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专家简介:王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秘书长,国家注册审查员,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南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九个行业绿色矿山标准框架主要起草人之一,《智能矿山建设规范》起草人之一,绿色矿山评价指标起草人、绿色矿山系列丛书主编之一,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矿山尾矿资源化与高值化技术应用》
专家:陈超 博士/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简称:成都综合利用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单位,主要承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承担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承担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承担以稀土为重点的“三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承担矿山生态调查与修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报告题目:《深化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尾矿综合利用》
专家:程章 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程章:山西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博士创新创业联盟创始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服务7任省长,是十五年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执笔人。参与了八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是山西省1996年至2015年,近二十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的主要组织者和起草人之一。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参与了3个千亿元股份公司的创立和管理,是2个1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者之一。
2021年,牵头组织了与德国政府机构等能源研究机构共同合作,主办了第一届中欧清洁能源转型低碳国际研讨会,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改委等国家7部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太原能源低碳论坛组委会,与驻地德国的世界知名能源机构博众能源论坛,签订三方固定合作协议,搭建了长期工作平台和国际交流渠道。
山西省能源研究会是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专门设立的能源政策智囊机构和科学技术研究机构。
报告题目:《选矿厂的绿色智能化矿山设计经验分享》
专家:鲍秀萍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鲍秀萍女士,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长期从事设备选型、选矿设计工作,独立设计和参与设计的矿山工程设计项目达80余个,并参与近百个项目的方案评审工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曾参与福山区科技术项目《便携式选厂模块化总集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并入选《2020年山东创新工业产品目录》。2018年入选烟台福山“聚福英才计划”获得杰出人才称号。山东鑫海参与设计和服务过2000多座矿山,其中一条龙服务(EPCMO)项目有500多个;投资过多个矿业开发项目,为国外的矿山提供过管理承包服务等。矿业技术经验丰富,足迹遍及东南亚、澳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中亚等,业务遍布90多个国家。
报告题目:《微细粒矿物连续高效浓缩工艺》
专家:黄万抚 博导、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专家简介: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首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膜工业技术协会会员。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30项科技、教学成果获奖,其中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获3项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要研究方向: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选冶联合工艺处理冶炼废渣、膜分离技术在冶金矿业应用。创新开发了钽铌矿资源整体利用技术,南方离子型稀土新型浸出工艺,复杂低品位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锌湿法冶炼中浮选回收银新工艺,氰化浸渣回收金及废水高效处理工艺,冶炼废水资源化,矿业和冶金工艺3D立体工艺设计等。
报告题目:《浮选药剂新进展》
专家:朱一民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专家简介:朱一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专家,院选矿学科带头人。先后在中南大学和湖南有色金属院从事选矿教学及选矿工艺研究、选矿药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研和设计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选矿实践经验。主持完成国家“七五”大厂矿务局锡矿体选矿工艺、国家“八五”柿竹园钨钼铋萤石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科技攻关,黄沙坪1500t/d铜铅锌选厂铜及银综合回收和广东云浮硫铁矿5000t/d选厂高品级硫精矿选矿工艺研究及产业化,西藏索打铜铅锌复杂多金属混合矿、山东大业金矿尾矿综合回收超细粒绢云母粉设计等科研、设计项目60余项。特别在黑白钨钼铋萤石、铜铅锌金银复杂多金属矿,难选镍钼矿、锑选矿研究方面获得突出业绩并有较深造诣,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及教育成果三等奖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九项,出版选矿专著2本。发表论文160余篇,完成一整套“矿物浮选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理论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报告题目:《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在尾渣综合利用的生产实践》
专家:官长平 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官长平,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攀枝花市资源与环境专家库成员,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毕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矿产新工艺、新药剂、尾矿综合利用等工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矿山企业研发、技改及现场服务技术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EI共6篇。
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公司是由四川省有色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精神的重要举措。公司致力于矿产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山设备智能化技术,环保药剂设计工艺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有色矿冶科技公司作为成都市新经济种子企业,将着力发展矿业选冶联合工艺技术、智能化新装备技术及环保型矿用药剂技术(包括洗选、矿冶固废、气废治理、阴阳极板等)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同时加大区域内选矿、冶金、固废气废等综合技术的升级,最终实现定向研发——应用推广——技术再升级——形成成套技术解决方案——为产业技术发展助力的良性循环。同时,围绕四川省内优势矿产——钒钛、稀土、锂辉石、磷矿、萤石矿等资源,进行工程技术研发与转化,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将矿冶新技术与工程应用“走出去”,成为中国西南区域内矿冶领域最靓丽的名片,助力资源全球化战略。
报告题目:《梅山细粒湿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
专家:张祖刚 教授级高工 宝武集团宝钢资源梅山矿业选矿首席工程师
专家简介:张祖刚(1970.11-),男,汉。宝武集团宝钢资源梅山矿业,选矿首席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矿物加工专业工学硕士,注册六西格玛黑带。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委员,《现代矿业》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和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矿业)。现研究方向为复杂难选铁矿选矿、碎磨工艺、尾矿资源化利用和尾矿库堆存技术研究。长期在矿山一线从事科研、技术工作,已有20余篇专业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溶剂萃取装备研究进展及在矿冶过程中的应用》
专家:王勇 工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王勇,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13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际溶剂萃取协会主席Geoff Stevens教授,期间与必和必拓、葛兰素史克等国际大型公司在溶剂萃取装备、数学模型和萃取工艺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201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过程所工作,主要从事溶剂萃取分离领域的工艺和装备、冶金固废资源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王勇博士目前已在AIChE J., Chem. Eng.Sci.、Ind. Eng.Chem.Res.等业内主流期刊上已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工业报告20余篇、授权专利5项。团队先后与中核集团、京东方、法国Arkema、兰升生物等、中大恒源、南方稀土、晶环锆铪等国内外重要企业合作,开发和制造了系列先进液液萃取分离装备,并成功的应用于化学制药、核化工、天然产物提取、废水处理、湿法冶金等行业20余台套。开展了有色金属矿物的湿法冶金过程研究:从液液萃取中两相流动行为和传质强化入手,重点开发了铀、镍钴、稀土、锂、铍、锆铪等相关高效萃取分离工艺和装备,实现了萃取塔在冶金分离中的成功应用。冶金渣的火法精炼净化工艺及关键技术及工业化:通过热力学相图的计算,确定冶金渣固废(如黄磷渣、钒钛渣、铜铝固废)中关键杂质在渣金两相中的平衡,开发固废中杂质元素去除关键技术,实现冶金渣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
报告主题:《我国矿产资源中“双碳”内容解析及利用模式探索》
专家:朱增铭 清华大学3s中心总工程师、工信部物联网专委会主任
朱增铭,教授,工信部物联网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3S中心总工程师、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无人系统研发中心主任、中国通用航空集团无人机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汽车改装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内江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阿坝州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特聘专家。
1992年在《公安部车辆公安部车辆反光号牌国家标准制定》项目中担任国标制定小组组长。2001年4月在担任托普集团东北地区总经理中负责《鞍山市数字城市建设规划GIS设计》。2009年8月担任技术总监负责规划《数字三峽及库区小城镇建设》。2017年作为总牵头人负责《 GIS在九寨沟地灾监测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的设计和工程实施。2018年9月作为总策划人负责《空间信息技术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的规划。2019年1月作为技术总监负责《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东坡区引水工程应用GIS的智慧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2019年8月作为项目评委和GIS专家《水利部珠江三角洲超大引水工程(354亿元)》
报告题目:《HDCY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在矿山水处理中的应用》
专家:慕海伦 北京华德创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部经理
企业简介:北京华德创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华德创业”)是中国领先的环保设备综合服务商。专注于环保领域高新技术和核心工艺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增值服务。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设有大型生产制造工厂和实验研发基地。华德创业立足于自主创新,为中国数百个地区及国外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产品、服务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业务领域涵盖电力行业、金属矿山、煤炭行业。可为客户提供脱硫废水处理、含煤废水处理、矿井/选矿废水处理、金属矿山尾矿处理、超净排放核心装备、煤炭破碎洗选设备等解决方案。凭借众多成功案例的实践,华德创业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已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报告题目:《浅谈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矿业再升级》
专家:刘跃 高级工程师 成都洪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
刘跃,成都洪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是四川省有色矿冶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设备设计团队。主要产品有:离心跳汰机、自动加球机、自动取样机、自动加药剂、液面控制系统、球磨电机功耗在线优化系统等;2016 年作为电子科技大学(985 、211)MBA 联合会主席,受邀参加 Society of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在美国旧金山举办 的 Photonics West Forum。2017 年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创业团队(洪池科技前身)代表,受邀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第 13 届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 for Optical Technologies,Components and Systems ,并做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展示。 2018 年作为成都洪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受邀参加 SPIE 在美国弗罗里达举办的 Defense+ Commercial Sensing Expo,并做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curity field 主题分享。并同美国 Rocky Mountain Instrument Co. 、韩国 3L-Systems Co., Ltd. 、加拿大 FLIR Systems, Inc.等公司达成合作。 2021 年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赛中,作为《矿车之眼》项目的负责人,从全省 600+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夺得金奖。参与或主导的项目: 连云港金红矿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系统、西部矿业鑫源矿业信息化系统、江铜集团德兴铜矿智能化系统、YAG 激光晶体生长炉智能控制系统、飞利浦智慧照明控制系统、贵州广铝自备电站控制系统、云南德宏水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加坡智慧停车场系统、新加坡无人值守智能军火库系统、山西北留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四川金顶集团 800 万吨控制系统等。同时,我司(洪池科技)技术团队在国防科技领域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
报告题目:《易回收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专家:沈艳 博士 四川省有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沈艳,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合成、高分子衍生碳材料的设计合成、低值化学品选择性氧化制备高值化学品的催化反应研究、高比重合金及金属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等。在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Mater. Chem. Front., Mol. Catal. 等国际知名期刊已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公示专利2篇。但这并非全部成果,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仍在撰写和投稿中。本次大会沈艳博士将围绕《再生金属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详细介绍催化剂、易回收型催化剂设计合成:包括磁性金属催化剂和长寿命多孔催化剂、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展望等。
报告题目:《锌冶炼回转窑窑渣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
专家:李国栋 高级工程师 西北矿冶研究院
李国栋:男,1983年出生,博士后,高级工程师。长期在西北矿冶研究院从事选矿工艺、选矿药剂、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科研和设计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矿山企业研发、技改及现场服务技术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EI共4篇。
更多专家详细陆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